9月9日下午,校团委举办的“青春大讲堂系列之一——对话全国优秀教师”在北校区1号楼1号会议室开讲。

全国优秀教师、长治医学院科学技术部部长曹文君教授应邀带来题为《扎根的岁月,终将遇见蓬勃的生长》的精彩分享,她结合自身学术与教育生涯,为在场师生讲述扎根积累、逐梦前行的成长故事。

讲座中,曹文君教授围绕“成长感悟之吃苦与行动”“个人经历分享”“大学学习与感悟”“总结与寄语”四大板块展开分享。谈及“吃苦”,她提出“学习的苦是暂时的,生活的苦往往是长期的”,以“竹子定律”生动比喻人生成长——竹子前4-5年仅长几厘米,第五年起却能日长30厘米、六年蹿至15米,正如青年学子的“扎根期”,早期的沉默积累终会在未来转化为蓬勃生长的力量。在个人经历分享环节,曹文君教授讲述了自己从普通成长环境中走出的奋斗故事:小时候在门口石墩上写作业,小学起便骑着破旧的自行车、风雨无阻长途求学,雨天推车上坡时需用小棍刮去车轮淤泥;高中勤工俭学,大学几乎不依赖家庭生活费,凭借“泡在图书馆读完所有专业书籍”的自觉,斩获特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这些接地气的经历,让在场学子深刻感受到“吃苦要趁早”的道理,也体会到“行动是关键,走出舒适区才能成长”的真谛。谈及大学学习与人生选择,曹文君教授强调“辩证看待得失”与“选择比努力更关键”。她以自己高中高考模拟数学仅考89分的经历为例,告诉学子“一次挫折只是人生阶段,不要沉迷过去,人生容错率很大”;同时用“探险时,努力是砍刀、选择是方向”的比喻,提醒青年在大学阶段要珍惜“选择的权利”,既要保持努力的态度,更要找准方向、选对平台,借助优质资源让努力事半功倍。

讲座尾声,曹文君教授向在场学子送上寄语:“学习是通向自由的苦修,不在于一时输赢,而在于持续扎根。愿大家不畏学习的苦,不贪恋安逸,在每一次早读的晨光中、每一页翻过的书声里,悄悄改变命运的走向。”她鼓励青年学子厚积薄发,在积累中实现人生价值,让“扎根的岁月”最终迎来“蓬勃的生长”。


互动环节中,学子们围绕“扎根期如何区分无效内耗与必要积累”“如何培养学科兴趣”“面对信息过载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维”等问题积极提问,曹文君教授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青春大讲堂”不仅是一次知识与经验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激励。未来,长治学院将持续邀请各领域优秀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为青年学子搭建成长交流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在扎根中汲取力量,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以昂扬姿态奔赴人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