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校博物馆紧扣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师生走进博物馆,体会文化遗产在传承历史记忆、坚定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思考未来应对快速变化社会面临的发展挑战。
推出“在太行山上”专题展览
5月15日,我校和民革长治市委会共同主办的“在太行山上——纪念长治地区革命旧址”专题展览在我校博物馆开幕。展览由我校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博物馆和长治自盛李记堆花博物馆联合承办。校党委副书记史晓东,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王铭,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张剑鑫,民革潞州区支部主委牛建斌,山西税收博物馆、潞州区文博馆和沁县、长子县文物部门负责人以及我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负责人出席展览开幕仪式。仪式由博物馆负责人主持。


史晓东为展览开幕致辞。他表示,长治作为太行革命老区,八路军总部旧址、黄崖洞兵工厂等革命遗址承载着厚重历史,是民族精神的具象体现。此次展览通过数百张抗战时期太行区域革命遗址图片的立体化叙事呈现,让革命旧址“开口讲述”历史,有力推动了太行精神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剑鑫在致辞中指出,博物馆应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善用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让红色文化走出场馆,成为培育公众文化自信的生动课堂。


举办“博物馆与人工智能、数字化融合”论坛
展览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共聚一堂,以“博物馆与人工智能、数字化融合”为主题,探讨博物馆发展前沿议题。

王铭教授分享了具有前瞻性的探索思路与实践方向,为革命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创新发展开拓了新视野。长治自盛李记堆花博物馆馆长李卫东结合自身实践,围绕“博物馆规范化管理”深入阐述了以制度建设、藏品管理、文化传播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并展示了传统工艺通过创意设计重焕生机的成功案例。山西税收博物馆馆长焦颖慧提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博物馆需突破传统边界,通过跨界融合构建“内容联盟”。与会嘉宾还围绕馆校共建、藏品管理、文物价值阐释、科技赋能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就深化校馆资源共享机制、探索人工智能与文物保护深度融合路径等方面各抒己见,为推动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汇聚了多元智慧。
此次“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校师生搭建了深入了解博物馆文化的平台,为博物馆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长治学院博物馆将持续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交流,共享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文化遗产创新成果,以博物馆为纽带,借助科技与跨界力量激活历史记忆,为民族复兴凝聚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