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日报》报道我校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表日期:2023-01-07 21:51

浏览量:

来源:

1月7日,《长治日报》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记者一线行”专栏,以《让文化生态“活”起来》为题,对我校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报道。

春节临近,正当人们欢乐购年货、喜庆迎新春的时候,长治学院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的会议室里也一派热闹景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省是文物大省,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做好太行文化生态研究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将太行文化研究院打造成省级一流科研平台。”

“可以依托长治学院博物馆资源,开发文创产品,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吸引市民走进校园,感受文化魅力。”

“还可以依托我们的文化遗产专业,创新开展文化保护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对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的意识。”

……

1月5日,长治学院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十几位教师围坐一堂,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探讨如何进一步将文物保护融入日常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发展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长治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把太行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立足太行办学、用太行精神铸魂、为太行发展服务”的发展理念。2020年,省级重点科研机构——长治学院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应运而生。它的成立,既是我市推动文旅事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服务山西文化强省战略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旨在加大对太行山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生态、旅游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力度,进而形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人才聚集效应,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和输出更多优秀人才。

同时,该院师生走进传统村落蹲点调研,先后为上党区荫城镇、平顺县黄花村等地制定了发展方案。太行山道地药材研究课题组还长期与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度合作,在沁州黄产品储藏包装、太行山道地药材绿色栽培、新品种选育、中药渣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项目组开发的微生物菌肥,具有与传统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相似的功效,能有效提高药材品质,使每亩地的种植成本降低100元左右。

到目前,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其中2021年申报的《新文科背景下太行文化融入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该院围绕太行山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太行精神等方面设立11个项目,同时设立科研项目29项,包括传统与现代互动视阈下的晋东南传统村落研究、太行山连翘药茶产业发展及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太行地域非遗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与当代设计的转化研究、太行山旅游产业集群构建及优化研究等。

“新的一年,我们将立足专业优势,扎根太行实践,持续加大对太行精神、太行抗战史、红色遗址、太行传统村落、古建筑与石窟寺、非遗发掘与传承、药用植物培育与利用、旅游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打造更多高水平学科发展新平台,让文化生态‘活’起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执行院长段建宏表示。

本报记者:李瑞  通讯员:李璨